2018年5月12号,德国中华总商会应中国商务部驻德国经商处的邀请,由总商会张香国会长,率领总商会工业委员林金皇会长,一早就风尘仆仆从dusseldorf做ICE,前往柏林参加由经商处主办,德国山东商会和华商报协办的“第三届在华商代表座谈会”
经商处王卫东公参在座谈会开始之前,亲自在Majakowskiring 66, 13156经商处会议室,接待了张香国会长和林金皇会长。总商会张香国会长,首先感谢王公参在百忙之中,专门抽出时间,接待总商会首次拜访。并回报了总商会筹备工作和发展思路。强调了总商会的宗旨:“团结华商,互助互利,发展经济,共保权益”服务德中二国中小企业为目的的创会精神。
王公参仔细听取了,张会长的介绍。并赞赏总商会的发展思路,可以在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的在德国商会中,做到创新突破,走出一条与众不同,具有德国商会的特点,又具备中国商会的特色的在德商会模式出来,为在德国华商谋转型,谋发展,谋创新,并为中国“一带一路,实现中国梦”国家战略目标添砖加瓦。创出辉煌。
王公参接待好总商会后,与下午3:30一起,跟在德华商一起参加了座谈会。座谈会上在德国华商主要围绕着:围绕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“新旧动能转换”、中德合作现状和侨商事业如何与祖国发展共赢》主题,进行有益交流和互动,座谈会现场的气氛非常活跃,有不少的好点子和思路,进行碰撞。
同时王公参在会后的聚餐上,表示会找机缘,专门来看望总商会。
张香国会长为公参的指导和鼓励,表示感谢,也希望总商会可以跟兄弟商会合作,形成战略合作,为总商会发展,注入新的发展力量。
张香国会长应邀在座谈会,做了下面主题的发言,具体如下。
在德中小企业如何融入一带一路时代的主旋律
1、 中德合作的现状和发展特点。
- 在德中小企业从事商贸和餐饮活动,经营的思路和手段80~90%是基本都是雷同。
- 发展的思想都是“拼智商,拼劳动力成本,拼胆量“。缺乏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。
2、 思路,经验和做法
- 我作为多年的商场老兵和餐饮老人。非常熟悉侨界和商界实际情况。带领“德中小企业如何华丽转身,健康转型,融入时代的主旋律”,也是我做一个侨领的使命。我们把有志于服务“一带一路“倡议,和关心祖国发展的,新旧在德华人华侨,从事德中二国文化和法律制度的企业界和商贸界人士,组织起来,成立了:“德国中华总商会”,下面设立了“12大专业委员会”,有专业人士或是成功企业界来担任这个职务。这个提议得到dusseldorf总领事馆的高度重视和认可。
- 我们商会的宗旨““团结华商,互助互利,发展经济,共保权益”,这次能够参加经商处指导下,由德国山东商会组办的这样一个活动,主要的来跟兄弟协会,和在德商界精英们。分享我们的经验和共享我们目前在做一些事情。希望跟大家来互通有无,寻找横向和纵想的战略合作机会。通过彼此的实战经验,抱团合作,努力奋进。更好的为所在国,和祖国的强大鼓劲加油。
- 商会有几个特点:
1) 在细分市场上做文章,在通过“专心,专业,专注”上寻找创新思路,帮助在德企业,更专业,更专心,更专注自己已经从事多年的行业,我们通过商会其他兄弟企业的成功经验,通过专题头脑风暴会议,帮助他们补短板,和寻找创新的合作机会。
举例:(这一部分,可以请张会长自己进行增添和润色)
- 我们商会工业委员会会长,林先生的企业。在德国经营了20多年木材贸易和木制品出口,目前在转型,打造的德国木材垂直供应链的创新商业模式,利用他多年的德国木材专业经验和商业经营智慧。借用德中二个行业的特点,利用德中二国的法律和政策优势,重构木材行业的商业模式,进行跨界资源整合,是很有益一种模式,可以跟在座各位分享一下他在做一些事情和成功经验。
- 荷兰餐饮业。(由张会长自己添写)
- 杜伊兹堡的物流园区。(由张会长自己添写)
2) 中小企业发展思路:二头延伸,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交流优势。建立自己的端对端,点对点业务商业模式。
3) 中小企业发展方向:服务国家战略,和德国中小企业。就是通过具体事情和项目。帮助商会下面的企业家们。
升级认知能力,重构合作精神。
拓展工作视野,发展幸福人生。
这方面也可以请我们商会林先生,来谈谈。他下面在做的另外一些事情,可以跟大家进行分享。从政策和具体的操作上。
- 投资德国平台。把德国项目与上海的资源进行整合的平台。
- 受上海侨办要求,为中国进口商品博览会提供服务。这也是“一带一路“的一个非常具体和实在的商贸平台。上海跨国采购大会,工博会和上交会等。为商会下的企业服务,也为在德企业服务。
我们费用愿意,把商会的资源,跟在做各位进行互动和整合。实现经商处召开座谈会的真正目的和意义。
3、 合作机遇:
- 德国跟中国有非常好的,政策,法律和制度的互补性。大家可以通过彼此企业优势和社会关系。用一种联盟或是法律上约束机制。实现真正意义上:“取长补短,捆绑作业,一起拼搏,共同发展,”经营理念
- 利用信息化和大数据特点,通过提高管理技术。让华人企业,脱胎换骨。分别利用自身优势,专业化服务于德国本地的中小企业,然后在寻找国内对应的同类企业,结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。一起发展。(我们商会里面,有些人,在这方面做很好,比如这次经贸委员会的会长,参加一带一路研讨会)
- 中国整体企业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化,智能化,细分化,资本化的市场。未来所有企业必定发展成产业链模式。德国华人华商微型企业,都有大量闲散资金和需要转型的思想。可以由经商处提议,倡议在德华商。把德国优秀的中小企业经营思路,点对点,服务中国这些政府推动的对口企业上。
4、 应对挑战的想法和建议:
- 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内,政府服务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的特点。按国际管理,用P2P思维模式,利用德国的金融制度优势和中国外贸出口企业资金问题。比如说:仓库货物监管等等现成的模式,化解国内中小企业出口资金等问题。
- 产业链+众筹+专业服务的经营思路,通过商会搭建的平台,在经商处或是国内政府指引下。针对性的整合在德国优质特色企业,为一带一路和国内政府,提供有价值服务产品和产业对接。
- 按德国法律规定结合中国的政策,成立专业化的产业私募基金和专业化的管理合作众筹机构。这二个都可以用众筹管理思路模式,把资金资源+人才资源+政策资源。用资本的形式。进入入股和分红。
总之,在德中小企业,要发挥自己“小而精,精而专”的自身优势,通过雨后春笋出现的德国华人华侨商会组织。进行联盟和创新,利用不同地域,不同专业,不同优势。通过制度设计,法律安排的创新模式。捆绑发展。避免单兵作战,孤军奋斗。在“一带一路,新旧动能转换”的国家大的政策背景下,挖掘自身优势。成就别人,发展自己。做专做强再做大的求实务真,展露中华华商儒商风采。